广告区域

浩瀚体育自媒体

浩瀚体育自媒体

杨德龙:吴清主席最新发声 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 吸引更多资金入市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证监会新任主席吴清在答记者问的时候讲到,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工作最重要的核心任务,要把公开、公平、公正作为最重要的市场原则,同时表示要吸引更多投资者特别是一些长期资金参与市场。

  在监管方面,吴清主席表示监管要强就是要强本强基,前段时间市场出现的波动也暴露了一些深层的问题值得思考。应当认识到投资者是市场资本,上市公司是市场之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是资本市场源头活水。吴清主席上任之后就组织了十几场座谈会,听取了市场多方人士的意见,监管层表示对于能够马上落实的意见将马上落实,对于暂时不具备条件落实的也会给予解答,体现出监管层呵护市场的态度以及改革的决心。

  吴清主席表示正在梳理下一步的工作,把握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主线,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尊重规律、尊重规则,对于重点领域重大违法行为要重点严打,严打操纵市场,严打造假欺诈,严打内幕交易,从而创造三公市场环境,这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正在逐步推进,这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吴清主席表示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也释放出积极的信号,通过鼓励上市公司多分红能够更好回馈投资者。

  吴清主席强调市场稳定机制建设需要一个基石、五个支柱。其中一个基石是高质量的上市公司,五个支柱是资金、制度、市场机制、机构服务、监管执法。吴清主席也表示要规范减持,对技术性的离婚、融券卖出要进一步堵住漏洞,特别是对清仓式减持要严格监管,防止这些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发生,更好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吴清主席表示,到证监会主席岗位还没有满月,边学边干,以学为主,体现出吴主席的坦诚态度,吴主席表示我们必须真诚善待投资者,更好服务投资者,极大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有利于推动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在国家队加大入市的资金量以及资本市场多重政策利好推出之后,我国资本市场出现了趋势的反转,上证指数通过八连阳收复了3000点整数关口,预计后市还会进一步通过改革来释放红利,在资本市场方面也会有更加积极的表现。

林义相:从源头堵住伪IPO 建议设立股市稳定基金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日,中国证监会召开系列座谈会,就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作为深耕资本市场多年的“老兵”,天相投顾董事长、总经理林义相参与了座谈。

  近日,林义相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就当前资本市场建言献策。

林义相:从源头堵住伪IPO 建议设立股市稳定基金

  谈市场之问,林义相说:“当前资本市场存在交易制度漏洞、投资者信心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股市长期健康发展。”讲破局之术,林义相说:“从资本市场的制度层面来看,应不断优化,让真正融资求发展的企业上市,把只想圈钱、变现的企业拦在门外。”聊长久之路,林义相说:“设立长期独立运行的股市稳定基金,是一项重大的中长期战略性举措,这一基金如有望设立,将成为活跃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思基民之利,林义相说:“在公募基金领域,可引入独立于基金管理人的基金发起人角色,加强基金管理者之间的优胜劣汰,更好维护投资者利益。”

  从源头堵住伪IPO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中国经济增速在全球排名靠前,在林义相看来,股票市场之所以没有走出与经济相匹配的行情,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资本市场交易制度存在漏洞。

  林义相表示,资本市场最初始的功能是为企业发展融资,资金可以从资本市场进入实体经济。公司在交易所上市后,还可以通过再融资持续获得资金,通常情况下,再融资的规模要远远大于IPO的融资规模。

  “但在现实中,一些公司的实控人进行IPO决策并不完全都是为了企业发展,而是为了圈钱谋利。比如,部分公司在取得上市身份后,公司大小非即在股票市场上进行减持,高位套现其所持有股票,这形同于‘伪IPO’。”林义相表示。

  对于这类现象,林义相认为,IPO是股市资金运动的起点,必须把发行制度改革当做堵住资本市场交易制度漏洞的重要抓手之一,比如,严格监管认购新股的公私募机构。

  建议设立股市稳定基金

  近段时间以来,关于设立股市稳定基金的呼声此起彼伏,在林义相眼中,股市稳定基金的设立是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的“良方”。

  林义相表示,当市场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论是中央汇金、国有投资基金还是社保基金和个人养老金等,都有各自的使命和定位,存在自身的考核要求、盈利指标。从长远角度考虑,如果设立股市稳定基金,将有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对于股市稳定基金的使用,他认为,股市稳定基金需有法律依据,经过合法程序,而且基金的运作也应当依法合规、遵纪守法。

  公募可引入发起人角色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7亿基民,如何保障基民利益亦是资本市场制度需要完善的一部分。召开公募基金持有人大会,一直是业内难题。林义相提议,可以在公募基金领域引入基金发起人角色。

  具体而言,就是将基金发起人与基金管理者分开,由独立的基金发起人负责基金募集、与基金管理者沟通等事项。如果基金管理者不能为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基金发起人甚至可以更换基金管理者,以更好维护投资者利益。

  他具体称,投资人可以直接通过发起人认购产品,而发起人需完整告知将如何考核管理人,并根据专业判断及时与管理人沟通,甚至更换管理人。不过此种模式的前提在于,发起人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并且其收益获取需与投资人的获得感挂钩,从而真正让投资人的诉求得以实现。

  此外,林义相还提示当前市场中存在定增和融券卖出的配套操作,可以考虑加强管控。

  他表示,在A股市场,如果一家机构投资者确定获得了定增资格,可在定增实施前进行高位融券卖出,再将融券卖出的钱部分用于低价参与定向增发。当锁定期满之后,再将参与定增获得的筹码用于融券偿还。“这意味着,谁获得了定增资格,就有机会通过融券卖出套取利益,从交易制度的公平性来考虑,建议尽快在制度层面予以完善。”

  责编:郭晨希   校对:张   宇 图编:周   洋

资本市场持续“向阳” 高质量发展才是密码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证券日报

    赵学毅

    截至2月23日收盘,上证指数实现八连阳,创下2020年7月10日以来的最长连涨纪录,并成功收复3000点。

    股指连涨背后,是基本面稳步发展、资本市场制度不断优化的结果,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高频出现的“高质量发展”为各领域指明方向,已经成为资本共识和市场信心收复的内核动力。

    资本市场“向阳”的内核动力如何保持?高质量发展怎样持续促进?

    笔者认为可从三方面考虑:

    其一,夯实产业链优势,锻造新质生产力。

    可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特征“因地制宜”谋篇定局:一是确保重点制造业产业体系的稳健高质量发展,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并着力实现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夯实现代化制造产业体系的基石;二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绿色化发展;三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电子信息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锻造新质生产力。比如近日披露的“超级光盘”诞生,对于我国在信息存储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其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加投资回报。

    上市公司整体面貌和质量近几年发生了很大变化,既有“大而优”的行业龙头,也有“小而美”的细分产业冠军。上市公司在聚焦主业、规范治理、科技创新、创造价值、回报投资者、提振经济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压舱石”的重要作用。据中上协数据,A股上市公司2022年分红派现首次超过2万亿元,远超同期股权融资总额。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无止境。2023年10月份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的重要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部署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全国视频会议上指出,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支持力度,以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助力信心提振、资本市场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三,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增强投资者的底气和信心。

    2月18日至19日,证监会召开系列座谈会,就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近期证监会严肃查处了一批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案件,证券监管“长牙带刺”,震慑力持续推升,通过“一案双查”模式和立体化追责,造假保壳者应退尽退,让资本市场环境更加清朗。正如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在参加中国证监会座谈会时所言,要严把IPO准入关,吸引高成长性、高科技企业上市,增强可投性;进一步推动促进刑法和证券法的同频共振,严打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还要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

    在资本市场,随着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随着长期资本涌入,随着“以投资者为本”理念贯穿市场全环节,A股向上的步伐有望更稳健更有力。

证监会迎来首位证监系统出身掌门人 吴清履新各界有何新期待

  2月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证监会”)“换帅”。上海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吴清,正式接棒易会满成为第10任中国证监会主席。

  作为首位证监系统出身的证监会主席,吴清这次履新,收获了广泛的掌声,也备受市场各方期待。

  “他是我见过最厉害的!”一位证监系统内部人士对澎湃新闻记者这么直言,吴清懂券商、懂基金、懂交易发行和上市公司监管,让内行来领导资本市场,系统内对于吴清的上任充满期待。

  多位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均表达了对接下来股市运行的期待。

  “股市走势一直是焦点话题,而维护股市稳定运行一直是证监会的工作重点。当前市场行情整体偏震荡背景下,如何在市场化原则前提下让A股稳定运行,相信是包括我在内很多人现阶段关心的话题。”有券商从业者如是说。

  与此同时,有银行系统人士对澎湃新闻记者说:“此前证监会主席大多来自银行系统,吴清作为证券系统出身,在专业层面对资本市场熟悉度更高,因此被寄予厚望。”

  “年前新任证监会主席的官宣,应该是多方面考虑的结果。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金融监管的模式也在同步调整。从‘一行三会’到‘一行两会’,再到最新的‘一行一局一会’,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吴清在沪期间长期聚焦大金融,在刚刚经历过重构的新金融监管体系下,证监系统工作该如何开展,相信会有一些新思路。”沪上某高校金融专业教授对澎湃新闻记者称。

  股市如何稳定运行,如何进一步“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近期,资本市场的震荡走弱、波动加大引发了多方关注。国务院总理李强1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资本市场运行情况及工作考虑的汇报。

  1月25日至26日,中国证监会召开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资本市场形势,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对于如何做好2024年资本市场工作,会议强调,要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

  “股市走势一直是焦点话题,而维护股市稳定运行一直是证监会的工作重点。当前市场行情整体偏震荡背景下,如何在市场化原则前提下让A股稳定运行,相信是包括我在内很多人现阶段关心的话题。”有券商从业者说。

  “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下,资本市场正迎来深化改革的又一重要时刻,包括提升上市公司可投性、长期资金入市等课题,均是证监会未来的工作重心。

  202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作为我国金融领域最高规格、对下一阶段的金融发展与改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会议,再次提出了活跃资本市场。

  在高层明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部署后,证监会已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改革端等各方面推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

  整体来看,包括先后推出阶段性收紧IPO和再融资节奏、调整融资融券业务保证金比例、从严规范股份减持、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健全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和股东增持机制等重要举措。

  “特别是有关部门出台减半征收印花税、实施国有保险机构长周期考核、调降保险资金权益投资风险因子等关键性措施,力度之大是近年来罕见的。”市场人士称。

  值得关注的是,“三端改革”也是证监会2024年资本市场工作的主线之一。

  证监会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表示,大力推动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投性,完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标准,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更加积极开展回购注销、现金分红。推动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对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更加严密有效的监管制度。

  会议还指出,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加快落地,完善投资机构长周期考核,健全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

  “接下来,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建立中长期的投资理念以及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都是进一步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应有之义。”前述银行系统人士说。

  如何一体推进强监管、防风险与促发展

  吴清早年在证监会工作期间,对于问题券商的风险处置和重拳严打基金“老鼠仓”,强硬的作风给市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证监会如何一体推进强监管、防风险与促发展,同样是市场焦点。

  1989年1月,吴清参加工作,早年在中国证监会工作期间,历任机构部综合处处长,机构部副主任,机构监管部副主任、主任,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办公室主任,基金监管部主任等职。

  2005年,吴清出任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办主任后,专事问题券商的风险处置,作风强硬。数年间,风险办共处置了包括南方证券、闽发证券、“德隆系”券商等31家违规证券公司。其中,推动26家公司进入司法破产程序,其余5家以其他方式完成处置。

  2009年3月,吴清开始担任中国证监会基金部主任,上任不久即重拳严打“老鼠仓”。从2009年6月融通基金“张野案”到“刘海案”、“涂强案”,多位基金人士因老鼠仓被查。

  而在进一步突出强监管、防风险与促发展一体推进方面,证监会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强调了多方面重点。

  具体来看,一是坚持把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坚守监管主责主业,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把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落实到位。

  二是依法将所有证券期货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消除监管空白。扎实推进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积极培育健康的资本市场文化。落实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的要求,健全私募基金监管制度机制,扎实推进交易场所清理整顿,推动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

  三是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部署,统筹抓好风险防控和合理融资支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资本市场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关于新任证监会主席吴清,这些信息你要知道

专题:中国证监会主要领导调整 吴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

  每经记者 王砚丹    每经编辑 赵云    

  金融街19号,中国证监会所在地,向来是资本市场万众瞩目的焦点。

  今天,证监会迎来了新的掌门人。2月7日下午,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决定,任命吴清同志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免去易会满同志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职务。国务院决定,任命吴清同志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免去易会满同志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职务。

关于新任证监会主席吴清,这些信息你要知道

  履历显示,吴清,男,汉族,1965年4月生,安徽蒙城人,中共党员,1989年1月参加工作,研究生,经济学博士。

  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上海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吴清的职业生涯与资本市场渊源颇深,既见证了资本市场发展,也参与过许多对资本市场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

  据有关报道,2005年吴清出任证监会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办公室主任,专事问题券商的风险处置。任职期间作风强硬,处置了包括南方证券、闽发证券、“德隆系”券商在内的31家违规证券公司,有效化解了当时迫在眉睫的证券市场危机。

  2009年3月,吴清开始担任基金部主任,上任不久即重拳严打“老鼠仓”。从2009年6月融通基金“张野案”到“刘海案”、“涂强案”,多位基金人士因老鼠仓被查。

  与此同时,基金业在市场化改革方面迈出步伐,主要体现在基金发行制度改革上。2010年,纽银梅隆、浙商基金陆续成立,打破了之前两年没有基金公司新成立的沉默局面,基金规模也有所爱上升,从2009年3月底的20069.42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21675.27亿元。

  2010年11月,时任中国证监会基金部主任的吴清南下上海,出任虹口区区长。据称当时54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共有66名中青年干部参与了这次交流,这些中青年干部几乎均为各部委的“后备干部”。

  2013年7月,吴清出任虹口区委书记。正是在其主政虹口期间,虹口北外滩地区从原先的“航运服务集聚区”变为“航运金融双重承载区”,明确“航运+金融”双重定位。

  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吴清接替退休的桂敏杰,出任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党委书记(副部长级)。 2018年1月出任上海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2023年1月15日,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吴清当选副市长。在上海主要职责为负责发展和改革(能源)、应急管理、金融、税务、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议提案办理、政务公开、政府职能转变、城市数字化转型等工作。协助分管财政、审计工作。

  2023年7月,吴清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后兼任上海市政法委书记。

  可见,吴清具有多年监管一线工作经验,同时又曾担任地方要职,并在中信金控的成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番出任证监会主席,又将给资本市场带来哪些变化?

  承前方能启后。从目前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角度看,自2019年1月易会满担任证监会主席至今,资本市场已然发生深刻变化,而变化的最重要原因则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公司上市交易。作为探路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试验田”,三年来科创板助力“硬科技”企业发展,其市场包容性、行业集聚性、品牌示范性得以充分显现。今年6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共计431家,总市值约5万亿元,首次公开募股融资总额累计超过6000亿元。开市三年来,科创板已成为A股首发上市的主力阵地。

  2020年4月27日,备受市场期待的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方案“出炉”,中国资本市场深刻变革的征程再次迎来关键节点。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首批18家首发企业上市交易,此一事件被视为注册制改革注册制改革进入增量与存量市场改革同步推进阶段,为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2022年7月29日,证监会召开“2022年系统年中监管工作会议暨巡视整改常态化长效化动员部署会议”,确定下半年七大重点工作,注册制仍然是重中之重,指出“扎实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做实做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各项准备,科学合理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

  2023年2月1日,证监会宣布全面注册制改革启动,资本市场迎来新时代。尤其是2023年下半年以来,在完成全面注册制改革后,更多重磅政策不断推出,且均围绕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投融资生态良性发展。

  2023年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今年1月,国常会提出“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之后,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要“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这是近年来在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背景下的首次提法,更加引发市场关注。

  吴清此时出任证监会主席,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关键转折点。目前我国有2.2亿股民、超7亿基民,广大中小投资者是最主要的参与者。如何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让广大投资者有回报、有获得感,是摆在吴主席面前重要的课题。

  值得一提的是,21世纪以来,在吴清之前,历任证监会主席均曾在银行系统担任要职,吴清则是例外。

  据记者粗略梳理,在21世纪的前22年,证监会主席一职由建行行长(董事长)担任了两次,农行的行长(董事长)担任了两次,中行的行长(董事长)担任一次,工行的行长(董事长)担任一次。

  而本次吴清担任证监会主席,也标志着资本市场进入崭新时代。他对资本市场风险控制的丰富经验,和对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功能的认知,对未来资本市场发展都将起到深远影响。

  吴清曾公开强调资本市场对居民财富管理配置的重大意义。2013年10月18日,在吴清主政下,上海对冲基金园区在虹口区正式揭牌,这是国内首个对冲基金集聚园区。谈及建园初衷,吴清坦言,首先是看好对冲基金在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

  据当时报道,吴清公开发言,“在成熟市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对冲基金已成为资管领域重要的运作模式和投资标的;而国内对冲基金发展仍处萌芽状态。”吴清预期,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财富管理的需求和供给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将有一个飞跃。

易会满任期内3000点20次失守

专题:中国证监会主要领导调整 易会满被免职

  来源:凤凰网财经

  2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任命吴清为证监会党委书记,免去易会满的党委书记职务。国务院决定,任命吴清为证监会主席,免去易会满主席职务。

  易会满任期内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诸多改变,但也有一些事情从未改变,比如3000点保卫战。

  据统计,自2019年1月26日易会满上任证监会主席以来,A股共有20次跌破3000点(收盘价),最近一次发生在2023年12月13日。

  易会满接任证监会主席之时,A股已经跌了将近一年,所以市场对他充满期待。易会满也在上任之初就意识到了工作的艰巨性。2019年2月,易会满曾表示,证监会主席的职位好像是一个“火山口”,因为股市确实牵动着亿万投资者的心。

  市场一开始确实“给出了正面回应”,2019年1月26日至2019年4月9日,沪指从2600点附近一路升至3288点,涨幅高达24.52%。

  不过,上涨趋势并没有持续太久。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等原因,2019年5月6日,沪指在易会满任期内首次跌破3000点。当年6月2日晚,易会满亮相新闻联播表示,中美经贸摩擦对资本市场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程度是可控的。我国资本市场的韧性在增强,抗风险能力在提高。

  易会满喊话后,A股有所反弹,一度回到3000点。但2019年7月,科创板开市,资金出现迁移,7月8日,沪指再次跌破3000点。

  随后几个月,A股一直在2700-3100附近震荡,一直到2020年1月23日,当年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在易会满任期内第11次跌破3000点,在春节后沪指更是一度跌破2700点。A股投资者过了几年来最糟心的一个春节。

  2021年下半年开始,在创业板全面注册制、退市新规、打击伪市值管理等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沪指大幅回升至3700点附近。

  不过,3700点附近似乎成了A股近几年的天花板,多次试探都没有效突破,之后转身向下,一路跌至2800多点。

  此后,沪指自2022年4月底开启的一波连续反弹后,重回2800-3400点震荡区间。

  面对孱弱的市场,证监会继续深化改革。去年8月27日,发布的《减持新规》(《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要求,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公司股份。

  该政策发布次日,沪指一度高开5%,但高开低走,最终只收涨1.13%。至2023年10月20日,沪指在年内首次跌破3000点。同年11月8日,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易会满表示,要守牢风险底线,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振投资者信心。不过,市场的走势却并没有因此而大涨。

  最近一次的3000点保卫战,发生在2023年12月13日。当天沪指低开低走,从前一交易日的3003点跌至2968点,收跌1.15%。而就在几天前,新华社刚刊发了对易会满的专访。易会满再次表示,要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我们将加强对股市交易行为、资金流向的监测,建立健全风险综合研判和预警机制。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回购、股东增持,发挥好各类经营主体内在稳市作用。健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分级会商和快速反应,守牢风险底线。”

沪指盘中失守2700点,逾5100只个股下跌,后市如何走?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计算机服务、消费电子、半导体板块跌幅居前。

  2月2日午后,沪指失守2700点整数关口。截至发稿,沪指跌2.56%,沪深京三市下跌个股超5100只。

沪指盘中失守2700点,逾5100只个股下跌,后市如何走?

沪指盘中失守2700点,逾5100只个股下跌,后市如何走?

  板块方面,计算机服务、消费电子、半导体板块跌幅居前,中字头个股走弱。

  后市怎么走?

  万联证券认为,1月以来多项会议及政策释放清晰的改革信号,以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为基础,加大对上市公司质量及规范管理,全面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着力提高投资者长期回报,促进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居民财富的良性循环,为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为市场投资者注入信心。中长期看,我国股票市场回报率有望持续稳定提升。建议关注: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绩效考核要求下,央企估值回升动能增强。可关注业绩增长预期较强、经营稳健及信息披露较为规范的“中字头”央企;多项利好政策助推市场信心修复,提振投资者情绪,后市流动性环境向好,可关注弹性较大兼具困境反转预期的板块。

  光大证券(维权)表示,展望未来,短期内“现实”或会呈现弱修复,而“情绪”也有望在春节后走强,因此未来市场可能会处于“强现实、强情绪”情景,市场风格或许会较为均衡。此外,考虑到当前市场对于活跃资本市场政策有一定期待,若预期出现落空,“情绪”也可能会出现回落,因此“强现实、弱情绪”情景也可能会出现,在这种情景下,市场风格或会偏向顺周期。

  东莞证券表示,当前市场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极值低位水平,市场下跌风险已经得到显著释放,投资者不宜过度悲观。考虑到临近春节长假,两市量能或将保持温和,底部震荡或是节前常态。资本市场增量政策不断出台将对权益资产提供支撑,从而驱动风险偏好的回升,市场信心必将重聚,大盘或震荡反复后,迎来修复格局,投资者可给予市场更多信心与耐心。

特斯拉年报里的细节:今年资本支出超百亿 中国所得税优惠到期

  财联社1月30日讯(编辑 史正丞)北京时间周一晚间,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公司向证交会提交年度10-K表。除了大家已经知道的财务数据外,10-K表里往往也藏着一些与公司基本面和经营有关的细节信息。

特斯拉年报里的细节:今年资本支出超百亿 中国所得税优惠到期

  先补充一点背景知识。在上周特斯拉发布的四季报中,营收215.6亿美元,低于预期;调整后每股收益,低于预期;毛利率17.6%,还是低于预期。

  特斯拉还披露,在“开发下一代汽车”的过程中,2024年的汽车销售增速可能会低于去年,同时没给具体的销售目标。2023年,特斯拉总共生产约185万辆、交付约181万辆车,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35%和38%。

  对于这样的财报,财联社一针见血地给出了评价:有负众望。

特斯拉年报里的细节:今年资本支出超百亿 中国所得税优惠到期

  发布财报次日,特斯拉暴跌12%,单日市值蒸发800亿美元。同时在福布斯实时富豪榜上,马斯克也被LVMH老板阿尔诺超越。

特斯拉年报里的细节:今年资本支出超百亿 中国所得税优惠到期

特斯拉年报里的细节:今年资本支出超百亿 中国所得税优惠到期

  10-K表里有哪些新故事?

  1、今年资本支出明显上升

  特斯拉在10-K表中披露,2023财年的资本支出为89亿美元,较前一年的71.6亿美元增加17.4亿美元。

  公司预期,2024年基本也将维持类似的增幅,资本开支将超过100亿美元,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有新产品在开发”的说法。不过公司也表示,再往后两年的资本投入大概维持在80-100亿美元之间。

特斯拉年报里的细节:今年资本支出超百亿 中国所得税优惠到期

  特斯拉也强调,公司运营中产生的现金流持续超过资本需求,同时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要比应付账款来得少。同时不断增长得销售速度也有利于产生正向现金流。只要宏观经济能够支撑特斯拉现在的销售趋势,这种“自给自足”的资本支出状态也将延续下去。

  顺便一提,在特斯拉的10-K表中,“下一代平台”已经出现在生产计划中了。而2022年报中曾出现过的Robotaxi则在最新的年报中消失了。

特斯拉年报里的细节:今年资本支出超百亿 中国所得税优惠到期

  2、特斯拉的人力资源

  最新的10K表显示,截至2023年末,特斯拉全球的全职员工总数为140473人。横向对比,特斯拉在2022年末的员工人数为127855人。不过去年的员工净增数量(1.2万),比起前一年(2.9万)少了超过一半。

  特斯拉强调,公司65%的经理都是从内部提拔而来,同时43%的管理岗工作人员已经在公司工作超过5年。

  3、召回事件的数量并不重要

  10K表中透露,特斯拉2023年在保修方面的支出为12.25亿美元,较2022年的8亿美元上升一半。考虑到市面上存量特斯拉汽车越来越多,费用的上升也在情理之中。更关键的是,特斯拉为每辆保修期内的车支出的平均费用为250美元,这一点与2022年一样。从比例来讲,占汽车销售营收1.5%的保修支出,也与整个汽车行业相近。

特斯拉年报里的细节:今年资本支出超百亿 中国所得税优惠到期

  有分析指出,这样的数据也解读了资本市场的一个现象:为啥汽车召回事件往往对股价表现影响不大。2022年和2023年,特斯拉分别召回了380万辆和260万辆汽车,但召回数量的下降并没有影响费用的增长。

  4、库存数据显示:电动车果然更难卖了

  2023年末,特斯拉的账本上趴着136亿美元的库存——原材料、生产中的汽车和仓库里的汽车。就库存/营收比值来说,较2022年底下降了2个百分点。

特斯拉年报里的细节:今年资本支出超百亿 中国所得税优惠到期

  通常来讲,库存营收比下降是件好事。但问题在于,特斯拉库存里下降的是原材料的价值,而制成品多了接近15亿美元。作为这一数据的映射,2023年底特斯拉仓库中摆着足够销售19天的汽车,而一年前这个数据为16天。

  5、特斯拉年报里的中国故事

  特斯拉在10-K表中一共讲了59处“中国”和22处“上海”,绝大多数都指的是中国上海的超级工厂,不过也有一些细节可以分享。

  特斯拉也在年报中披露,已经完成了当年和上海市政府签订的对赌协议——在2023年底前资本支出140.8亿元人民币,以及年纳税额达到22.3亿元。特斯拉预期,根据目前的支出和销售水平,预期后续能持续达成纳税要求。

  特斯拉也透露,当初来上海建厂时,当地政府给予了15%的优惠企业所得税率政策,这项政策已经于2023年底到期。从2024年开始,特斯拉上海工厂将按照25%的国家标准缴纳所得税。

特斯拉年报里的细节:今年资本支出超百亿 中国所得税优惠到期

  特斯拉年报显示,2023财年中国区域的营收总额为217.45亿美元,较上一年181.45亿美元增加19.8%。不过公司并不按照区域公布利润数据。

特斯拉年报里的细节:今年资本支出超百亿 中国所得税优惠到期

三大主线看证监会2024工作重心,“以投资者为本”举措正待落地

专题:证监会: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文源自:财联社

  2024年监管工作如何开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方向与主线?1月25日至26日,证监会召开了一年一度的系统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

  经财联社记者梳理,监管工作至少有三大主线铺开:一是突出并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落实各项举措;二是着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健全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有效机制,健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三是突出强监管、防风险与促发展一体推进。

  有业界人士认为,综合此前证监会系列工作会议,监管部门将抓住机遇推动一批重大改革落地,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尤其是突出并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

  会议提及了至少15个今年监管工作方向

  具体来看,本次会议有些新的强调性提法,值得关注,包括以投资者为本,督促公募基金等投资机构履行受托责任,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加快落地,重点完善发行定价、量化交易、融券监管规则,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以及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等多个内容。与此同时,在工作思路与逻辑上,强化了系统性梳理制度安排、加速构建推动实施、巩固深化已有成果等表态。其中,至少有以下15个工作方向值得关注:

  1.系统梳理评估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安排,重点完善发行定价、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

  2.旗帜鲜明地体现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进一步落实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让违法者付出惨痛代价。

  4.大力推动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投性,完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标准,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更加积极开展回购注销、现金分红。

  5.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资本市场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6.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

  7.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从信息披露等角度加大对低估值上市公司的约束。

  8.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坚持“应退尽退”,加速优胜劣汰。

  9.压实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坚持“申报即担责”,对“带病闯关”的,严肃核查、严厉惩治。

  10.督促公募基金等投资机构履行受托责任。

  11.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加强发行上市全链条监管,评估完善相关机制安排。

  12.统筹开放和安全,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

  13.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加快落地。

  14.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把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落实到位。依法将所有证券期货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消除监管空白。

  15.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部署,统筹抓好风险防控和合理融资支持。

  此外,本次会议也重点强调了要突出政治引领,包括深刻领会金融强国建设的根本目的、必由路径和紧迫任务,强化金融报国的情怀和担当,进一步明确资本市场功能定位,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深化中央巡视整改,抓好审计整改,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提高监管透明度,坚决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标准,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监管干部队伍。

  新提法“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的理念摆到前位

  在证监会召开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前日,1月24日,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要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他说,证监会将更加突出以投资者为本,本就是根,根深才能木茂。只有把投资者保护好了,市场繁荣发展才有根基。我们将把这一理念贯穿到市场制度设计、监管执法各方面全流程,加快完善投资者保护的制度机制,全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和法治环境,让投资者切实感受到市场的公平正义。

  华创证券金融业研究主管、首席分析师徐康(金麒麟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近期,证监会沿着以投资者为本的思路持续推进市场交易制度的完善,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改革走实走深。包括王建军副主席的媒体采访,突出了证监会对资本市场稳健、投资者获得感提升的重视,有助于增强市场投资信心。

  聚焦最新召开的系统工作会议,也再度提及了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可以说是,一周提及了两次这一概念,并作为2024年的工作方向,足见其重要性。会议强调,2024年要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从维护市场公平性出发,系统梳理评估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安排,重点完善发行定价、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旗帜鲜明地体现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落实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的查办力度,提升案件查办效率,对性质恶劣、危害严重的,进一步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让违法者付出惨痛代价。充分用好集体诉讼、代位诉讼、“示范判决+专业调解”等机制,让投资者更加便捷、直接地获得赔偿。

  会议称,大力推动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投性,完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标准,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更加积极开展回购注销、现金分红。推动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对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更加严密有效的监管制度。

  会议还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从信息披露等角度加大对低估值上市公司的约束。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坚持“应退尽退”,加速优胜劣汰。压实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坚持“申报即担责”,对“带病闯关”的,严肃核查、严厉惩治。督促公募基金等投资机构履行受托责任,增强专业能力,更好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

  “中特估”再提,如何看央企改革新一轮机会?

  在上述内容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成为近期市场持续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近期提及次数增多。另一方面,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成为最新风向。

  1月24日,国资委负责人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引导央企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运用市场化的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

  受访的卖方首席策略分析师以及研究员认为,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的业绩考核体系,是一种建设金融强国战略的实质性落地,也是一种激励机制的创新。中信建投指出,央企是稳经济,稳资本市场的领头羊。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是继“一利五率”后央企吸引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有望开启新一轮行情。这要求及时通过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多重政策催化下,建议重点关注“中特估”新一轮机会。

  综合上述,将央企负责人的利益与央企市值深度挂钩,预计将逐步形成“高效治理-业绩改善-市值管理有效-负责人利益增加-高效治理”的良性循环,有望提升中特估央企的核心竞争力。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A股低位震荡下高股息策略占优的背后是投资者对相对稳定收益的偏好,2023年中证央企指数股息率为5.38%,明显优于其余各主要指数。中信建投认为,央企作为低估值、高股息股票的主力军,分红比例仍有充盈的提升空间。此外,国企分红进一步扩大还受到资本市场价值重估和财政端需求缺口的双驱动:

  一是央企扩大分红有望加快市场充分认知央企盈利的稳定性,进而稳定市场预期,二是由于国企分红流向财政“四本帐”的过程有特别的二次分配制度,优质国企分红率系统性抬升有望部分解决现收现付的统筹账户形成的基本养老金缺口。、

  突出“稳”“进”统筹,强监管、防风险与促发展

  会议强调,要突出“稳”与“进”的统筹。着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健全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有效机制,强化各方协同,加强与市场沟通,以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稳市场、稳信心。坚持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加强发行上市全链条监管,评估完善相关机制安排。大力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加快落地,完善投资机构长周期考核,健全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统筹开放和安全,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加强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优化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发展政策环境,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探索中国特色期货监管制度和业务模式,健全商品期货品种体系,着力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会议强调,要突出强监管、防风险与促发展一体推进。坚持把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坚守监管主责主业,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把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落实到位。依法将所有证券期货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消除监管空白。扎实推进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积极培育健康的资本市场文化。落实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的要求,健全私募基金监管制度机制,扎实推进交易场所清理整顿,推动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部署,统筹抓好风险防控和合理融资支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资本市场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周末利好!证监会重磅部署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文源自:证券之星

  在周二至周四经历“三连阳”后,本周五A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其中,沪指实现了“四连阳”。回顾这一周,政策利好是A股大涨的重要因素。周五盘后,证监会继续打出“组合拳”,为2024年的市场释放更多利好信息。

  01

  证监会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

  1月25日至26日,中国证监会召开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资本市场形势,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会议强调,以投资者为本,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经过梳理,监管工作至少有三大主线铺开:一是突出并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落实各项举措;二是着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健全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有效机制,健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三是突出强监管、防风险与促发展一体推进。

  具体来看,本次会议至少有以下15个工作方向值得关注:

  1.系统梳理评估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安排,重点完善发行定价、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

  2.旗帜鲜明地体现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进一步落实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让违法者付出惨痛代价。

  4.大力推动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投性,完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标准,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更加积极开展回购注销、现金分红。

  5.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资本市场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6.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

  7.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从信息披露等角度加大对低估值上市公司的约束。

  8.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坚持“应退尽退”,加速优胜劣汰。

  9.压实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坚持“申报即担责”,对“带病闯关”的,严肃核查、严厉惩治。

  10.督促公募基金等投资机构履行受托责任。

  11.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加强发行上市全链条监管,评估完善相关机制安排。

  12.统筹开放和安全,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

  13.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加快落地。

  14.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把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落实到位。依法将所有证券期货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消除监管空白。

  15.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部署,统筹抓好风险防控和合理融资支持。

  02

  增量资金不断涌入

  除了政策利好,资金面持续改善也是近期A股市场上涨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神秘资金”借道ETF大举增持。

  近两周以来,资金爆买股票ETF现象显著。Wind数据显示,1月15日至25日,4只沪深300ETF和1只上证50ETF被大幅“抄底”,5只基金合计净流入1115.84亿元。整体来看,1月15日至25日,合计约1237.89亿资金借道股票ETF抄底,其中,A股ETF净流入1124.49亿元。开年以来,股票ETF份额增长已经超过510亿份。

  其次,公私募基金纷纷出手自购,向A股市场传递信心。

  近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机构加入A股市场的“抄底大军”。陈光明旗下睿远基金1月25日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信心,睿远基金将于公告之日起10个交易日内使用固有资金1亿元申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华夏、国金基金旗下均有基金经理出手自购。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25日,开年以来共有12家基金公司进行了27次自购,自购总金额达2.65亿元,这些基金公司自购的产品大多为权益类基金。这一密集举动,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起到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

  第三,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回购。

  最近两日,共有超过50家公司发布股票回购相关公告。其中,20家公司首次披露股票回购预案,3家公司回购方案获股东大会通过,20家公司披露股票回购实施进展,14家公司回购方案已实施完毕。

  从首次披露回购预案来看,近两日共15家公司股票回购预案金额超千万,其中,洁美科技、中曼石油、数字政通、国邦医药、东材科技拟回购额均在1亿元及以上。从回购实施进展来看,华兰股份、健帆生物、海南矿业分别回购1.88亿元、1.72亿元、1.33亿元。

  拉长时间线看,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3年间,1836家上市公司累计公告3484条回购预案,回购股份178.42亿股,回购金额1821.89亿元。越来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将回购股份用于注销,未来,A股注销式回购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此外,全球还有更多资金在涌入A股市场。

  美国银行援引EPFR的数据称,截至1月24日的一周,总计119亿美元资金配置到了中国股市中,为有史以来的次高。在涌入新兴市场股市的总计121亿美元创纪录资金中,几乎完全被中国股市占据。Gavekal集团表示,中国股市现在提供全球最佳价值。

  03

  私募机构研判A股

  最后,回到A股后续走势上看,在接连攻破多道关口后,上证指数涨至2900点,是否意味着2700点附近构成了市场底部?在A股市场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的情况下,私募机构纷纷表态,对后市愈发乐观。

  近期私募排排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5.56%的私募表示2700点—2800点一线大概率能成为阶段性的市场底部,他们认为市场的估值、基本面会成为市场的重要支撑。

  谈及现阶段市场应该如何应对?私募排排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4.44%的私募表示当前调整仓位结构非常重要,建议增加在大市值蓝筹、高股息等方面的配置;33.33%的私募表示当下策略应该更加积极,建议仓位、结构、交易都应更加进取。

  具体策略上,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表示,目前市场是具备底部区域的特征的,无论从企业盈利层面,还是估值历史分位数区间,以及内部流动性环境,以及外围环境的边际递减的影响效应来看,但短期市场见底需要政策利好及数据兑现以及显性利好的催化,方能带来市场情绪扭转。后续重点关注宏观数据及预期表现,流动性变化和政策方向。

  对于投资方向,在贺金龙看来,可以结合具备主题、题材的行业景气度的行业执行交易型波段操作,尤其前期释放了悲观情绪,具备超跌反弹的行业是可以作为交易轮动的配置标的。中安鼎盛投资合伙人陈伯仲也认为,当前来看,沪深300的动态PE已经到10倍左右,处于历史上9%的分位数,已经具备了足够的低估值吸引力。现阶段仓位和交易都需要积极应对,这种做法对投资要求很高。对股息率高的资产,买入持有的策略在当前应该胜率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