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区域

浩瀚体育自媒体

浩瀚体育自媒体

江苏开展服务上市公司专题走访活动 有力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专题:政府调研走访上市公司 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仲茜)为落实“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全国视频会议”精神,近日,江苏省政府召开会议,专题部署推进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工作。省政府向各地市发文推动落实,要求各地市扩大走访上市公司的范围,切实解决上市公司发展面临的困难。2月3日,江苏省委金融办、江苏证监局联合连云港市人民政府走进恒瑞医药进行现场调研,听取公司最新经营发展状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困难等,为下阶段企业高质量发展群策群力、共商大计。

  恒瑞医药是医药行业龙头企业,业务涵盖药品的早期研发、临床开发及上市后商业化全流程,覆盖了产、研、销的全产业链,是国内知名的抗肿瘤药、手术用药的研究和生产基地之一。公司市值高、核心竞争力强,品牌优势明显。公司于2000年10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目前公司总股本63.79亿股,总市值约2300亿元,股东50.12万户。

  在听取企业介绍情况后,连云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栋表示,对于企业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各相关单位将进行分类梳理,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相关单位要发挥“钉钉子”精神,对于企业反映的问题认真研究解决、持续跟踪落实,需要上级部门解决的积极反映、协调推进。

  据介绍,连云港市目前共有13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其中11家为当地链主企业或骨干企业,上市公司为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江苏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凌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有助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通过本次集中调研走访,要推动真正解决制约上市公司发展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同时要“以点带面”,建立健全服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进一步营造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接下来,江苏省政府及各地市均将开展走访上市公司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解决上市公司发展遇到的困难,不断激发上市公司活力,增强其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进而提振市场信心,维护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

三大主线看证监会2024工作重心,“以投资者为本”举措正待落地

专题:证监会: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文源自:财联社

  2024年监管工作如何开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方向与主线?1月25日至26日,证监会召开了一年一度的系统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

  经财联社记者梳理,监管工作至少有三大主线铺开:一是突出并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落实各项举措;二是着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健全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有效机制,健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三是突出强监管、防风险与促发展一体推进。

  有业界人士认为,综合此前证监会系列工作会议,监管部门将抓住机遇推动一批重大改革落地,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尤其是突出并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

  会议提及了至少15个今年监管工作方向

  具体来看,本次会议有些新的强调性提法,值得关注,包括以投资者为本,督促公募基金等投资机构履行受托责任,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加快落地,重点完善发行定价、量化交易、融券监管规则,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以及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等多个内容。与此同时,在工作思路与逻辑上,强化了系统性梳理制度安排、加速构建推动实施、巩固深化已有成果等表态。其中,至少有以下15个工作方向值得关注:

  1.系统梳理评估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安排,重点完善发行定价、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

  2.旗帜鲜明地体现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进一步落实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让违法者付出惨痛代价。

  4.大力推动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投性,完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标准,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更加积极开展回购注销、现金分红。

  5.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资本市场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6.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

  7.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从信息披露等角度加大对低估值上市公司的约束。

  8.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坚持“应退尽退”,加速优胜劣汰。

  9.压实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坚持“申报即担责”,对“带病闯关”的,严肃核查、严厉惩治。

  10.督促公募基金等投资机构履行受托责任。

  11.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加强发行上市全链条监管,评估完善相关机制安排。

  12.统筹开放和安全,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

  13.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加快落地。

  14.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把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落实到位。依法将所有证券期货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消除监管空白。

  15.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部署,统筹抓好风险防控和合理融资支持。

  此外,本次会议也重点强调了要突出政治引领,包括深刻领会金融强国建设的根本目的、必由路径和紧迫任务,强化金融报国的情怀和担当,进一步明确资本市场功能定位,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深化中央巡视整改,抓好审计整改,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提高监管透明度,坚决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标准,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监管干部队伍。

  新提法“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的理念摆到前位

  在证监会召开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前日,1月24日,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要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他说,证监会将更加突出以投资者为本,本就是根,根深才能木茂。只有把投资者保护好了,市场繁荣发展才有根基。我们将把这一理念贯穿到市场制度设计、监管执法各方面全流程,加快完善投资者保护的制度机制,全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和法治环境,让投资者切实感受到市场的公平正义。

  华创证券金融业研究主管、首席分析师徐康(金麒麟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近期,证监会沿着以投资者为本的思路持续推进市场交易制度的完善,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改革走实走深。包括王建军副主席的媒体采访,突出了证监会对资本市场稳健、投资者获得感提升的重视,有助于增强市场投资信心。

  聚焦最新召开的系统工作会议,也再度提及了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可以说是,一周提及了两次这一概念,并作为2024年的工作方向,足见其重要性。会议强调,2024年要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从维护市场公平性出发,系统梳理评估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安排,重点完善发行定价、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旗帜鲜明地体现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落实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的查办力度,提升案件查办效率,对性质恶劣、危害严重的,进一步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让违法者付出惨痛代价。充分用好集体诉讼、代位诉讼、“示范判决+专业调解”等机制,让投资者更加便捷、直接地获得赔偿。

  会议称,大力推动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投性,完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标准,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更加积极开展回购注销、现金分红。推动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对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更加严密有效的监管制度。

  会议还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从信息披露等角度加大对低估值上市公司的约束。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坚持“应退尽退”,加速优胜劣汰。压实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坚持“申报即担责”,对“带病闯关”的,严肃核查、严厉惩治。督促公募基金等投资机构履行受托责任,增强专业能力,更好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

  “中特估”再提,如何看央企改革新一轮机会?

  在上述内容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成为近期市场持续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近期提及次数增多。另一方面,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成为最新风向。

  1月24日,国资委负责人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引导央企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运用市场化的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

  受访的卖方首席策略分析师以及研究员认为,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的业绩考核体系,是一种建设金融强国战略的实质性落地,也是一种激励机制的创新。中信建投指出,央企是稳经济,稳资本市场的领头羊。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是继“一利五率”后央企吸引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有望开启新一轮行情。这要求及时通过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多重政策催化下,建议重点关注“中特估”新一轮机会。

  综合上述,将央企负责人的利益与央企市值深度挂钩,预计将逐步形成“高效治理-业绩改善-市值管理有效-负责人利益增加-高效治理”的良性循环,有望提升中特估央企的核心竞争力。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A股低位震荡下高股息策略占优的背后是投资者对相对稳定收益的偏好,2023年中证央企指数股息率为5.38%,明显优于其余各主要指数。中信建投认为,央企作为低估值、高股息股票的主力军,分红比例仍有充盈的提升空间。此外,国企分红进一步扩大还受到资本市场价值重估和财政端需求缺口的双驱动:

  一是央企扩大分红有望加快市场充分认知央企盈利的稳定性,进而稳定市场预期,二是由于国企分红流向财政“四本帐”的过程有特别的二次分配制度,优质国企分红率系统性抬升有望部分解决现收现付的统筹账户形成的基本养老金缺口。、

  突出“稳”“进”统筹,强监管、防风险与促发展

  会议强调,要突出“稳”与“进”的统筹。着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健全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有效机制,强化各方协同,加强与市场沟通,以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稳市场、稳信心。坚持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加强发行上市全链条监管,评估完善相关机制安排。大力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加快落地,完善投资机构长周期考核,健全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统筹开放和安全,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加强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优化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发展政策环境,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探索中国特色期货监管制度和业务模式,健全商品期货品种体系,着力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会议强调,要突出强监管、防风险与促发展一体推进。坚持把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坚守监管主责主业,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把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落实到位。依法将所有证券期货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消除监管空白。扎实推进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积极培育健康的资本市场文化。落实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的要求,健全私募基金监管制度机制,扎实推进交易场所清理整顿,推动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部署,统筹抓好风险防控和合理融资支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资本市场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工作报告频频点题国企改革

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工作报告频频点题国企改革

  华夏时报 记者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近两周以来,各地陆续进入地方“两会时间”。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发现,至少有9个省份在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时着重提到实施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不仅要做国企改革的表率,也要争当资本市场价值创造与合规经营的表率。当前重点是完善治理机制,做精主业,强化正向激励。深入实施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完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上市公司真实价值。

  多地强调国企改革

  从各地披露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上海、四川、陕西等地将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纳入2024年重点发力方向,频频提到了推动国企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提升发展质量。

  上海提出,今年要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一步优化分类监管,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力度,持续推进土地、园区等国企存量资产盘活,推动国企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提升发展质量。

  四川明确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做强做优主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一企一策”完善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引导做强主责主业,整治拼凑规模、虚增业绩行为。

  陕西则透露,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资产盘活力度,推进省属国企战略协同、专业重组,健全现代公司治理,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地方国资国企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企业活力效率持续提升。

  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地方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6万亿元、同比增长5.9%,利润总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6.4%,增加值6.5万亿元、同比增长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万亿元、同比增长4.5%,研发经费投入4800多亿元、同比增长16.7%。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在1月24日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将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加强央地合作

  “中央企业与地方的合作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很好地实现了贯彻国家战略、服务社会需要、推动产业发展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多方共赢。”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两化融合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宋嘉此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Wind数据统计,截至1月24日,年内已有35家上市公司更新披露重大重组事件,其中18家为央国企上市公司。

  “2024年是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第二年,今年要完成全部改革任务的70%以上。”吴刚梁如是说,中央企业要与各类所有制企业合作,包括地方国有企业,实现取长补短,共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其中辽宁提到,2024年将深化央地合作,对接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吸引央企在辽宁设立区域总部,支持驻辽央企分公司改制为独立法人子公司;西藏则以明确“五权”为目标,着力推动国企“一盘棋”战略性重组和专业整合。

  天津市人大代表王瑾表示:“推动更多央地合作成果落地,助力天津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将积极联动地方投资平台,重点参与天津城市更新项目,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水利设施以及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三大工程’的投资与建设。”

  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1月8日在“深化国企改革助力龙江振兴”央地合作视频会议上提出,我们将深度挖掘要素资源、产业基础、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潜力,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支持和配合驻省央企各项改革,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央地合作高质量发展。

  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在资本市场助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同时,国有企业的发展也为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作出了贡献,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中一直在发挥支柱作用。

  对于如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强调,需重点围绕继续构建定位清晰、梯次发展的上市格局;持续发力提高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和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三方面来实现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国资委主任贺青表示,上海国资国企将推动国有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与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发挥主力军压舱石作用相结合,将推动国有经济提质增效与优化国资监管相结合,着力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国资国企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院长罗新宇看来,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首当其冲是要探索产业赛道转型,提高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和价值实现能力。

  目前,地方两会仍在召开,各省市陆续披露政府工作报告和产业规划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受此影响,国企改革概念近日持续升温,相关基金也表现活跃。截至1月25日,中国国企ETF、国企共赢ETF、央企共赢ETF周内分别上涨近10.6%、9.1%、9.0%,涨幅排行包揽所有ETF中的第二名至第四名。

 

以投资者为本!证监会重磅发布,信息量超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资本市场2024年改革重点明确。

  1月25日至26日,证监会召开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资本市场形势,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作工作报告并作总结讲话。

  会议指出,着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健全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有效机制,强化各方协同,加强与市场沟通,以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稳市场、稳信心。坚持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以投资者为本!证监会重磅发布,信息量超大

  来看要点:

  1. 要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从维护市场公平性出发,系统梳理评估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安排,重点完善发行定价、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旗帜鲜明地体现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 进一步落实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的查办力度,提升案件查办效率,对性质恶劣、危害严重的,进一步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让违法者付出惨痛代价。

  3. 充分用好集体诉讼、代位诉讼、“示范判决+专业调解”等机制,让投资者更加便捷、直接地获得赔偿。

  4. 大力推动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投性,完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标准,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更加积极开展回购注销、现金分红。推动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对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更加严密有效的监管制度。

  5.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从信息披露等角度加大对低估值上市公司的约束。

  6. 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坚持“应退尽退”,加速优胜劣汰。

  7. 压实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坚持“申报即担责”,对“带病闯关”的,严肃核查、严厉惩治。

  8. 督促公募基金等投资机构履行受托责任,增强专业能力,更好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

  9. 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加强发行上市全链条监管,评估完善相关机制安排。大力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加快落地,完善投资机构长周期考核,健全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

  10. 统筹开放和安全,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加强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 

  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会议认为,过去的一年是攻坚克难、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证监会系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系统谋划推进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顺利完成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等重大改革,平稳实施机构改革,全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和功能正常发挥,依法全面加强监管,坚决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市场乱象,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资本市场各项工作和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取得新的积极进展。

  会议指出,做好2024年资本市场工作,必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正视挑战,充分发挥各个层面的主观能动性。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以及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精神,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坚持和加强党对资本市场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扎扎实实办好资本市场的事,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会议强调,要突出政治引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深刻领会金融强国建设的根本目的、必由路径和紧迫任务,强化金融报国的情怀和担当,进一步明确资本市场功能定位,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深化中央巡视整改,抓好审计整改,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提高监管透明度,坚决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标准,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监管干部队伍。

  突出投资者为本 加大对低估值公司约束

  会议强调,要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从维护市场公平性出发,系统梳理评估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安排,重点完善发行定价、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旗帜鲜明地体现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落实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的查办力度,提升案件查办效率,对性质恶劣、危害严重的,进一步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让违法者付出惨痛代价。充分用好集体诉讼、代位诉讼、“示范判决+专业调解”等机制,让投资者更加便捷、直接地获得赔偿。大力推动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投性,完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标准,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更加积极开展回购注销、现金分红。推动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对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更加严密有效的监管制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从信息披露等角度加大对低估值上市公司的约束。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坚持“应退尽退”,加速优胜劣汰。压实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坚持“申报即担责”,对“带病闯关”的,严肃核查、严厉惩治。督促公募基金等投资机构履行受托责任,增强专业能力,更好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

  以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稳市场、稳信心

  会议强调,要突出“稳”与“进”的统筹。着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健全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有效机制,强化各方协同,加强与市场沟通,以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稳市场、稳信心。坚持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加强发行上市全链条监管,评估完善相关机制安排。大力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加快落地,完善投资机构长周期考核,健全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统筹开放和安全,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加强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优化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发展政策环境,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探索中国特色期货监管制度和业务模式,健全商品期货品种体系,着力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把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落实到位

  会议强调,要突出强监管、防风险与促发展一体推进。坚持把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坚守监管主责主业,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把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落实到位。依法将所有证券期货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消除监管空白。扎实推进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积极培育健康的资本市场文化。落实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的要求,健全私募基金监管制度机制,扎实推进交易场所清理整顿,推动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部署,统筹抓好风险防控和合理融资支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资本市场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